· Current postion: Home >> Faculties >> Professors >> Content
周代梅

基本情况:

女,1974年7月生,湖北房县人,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粒子物理研究所,教授

电子邮件:zhoudm@mail.ccnu.edu.cn

 

受教育经历:

1998/09-2003/07,华中师范大学粒子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专业,理学博士

1994/09-1998/06,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系,物理教育专业,学士

 

研究工作经历:

2012/08-至今,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2004/12-2012/08,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

2003/07-2004/12,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

2003/09-2003/12, 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中心南方研究所,访问学者

2004/03-2004/06,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中心南方研究所,访问学者

2004/11-2005/05,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中心南方研究所,访问学者

2005/09-2005/11,挪威卑尔根大学,访问学者

 

研究领域:

高能核物理唯像学。

 

最近5年主要科研项目:

2012/01-2015/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0万,项目负责人

2013/06-2014/1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际合作项目,10万,项目负责人

2013/04-2013/12,国家自然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6万,项目负责人

2010/01-2012/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8万,主要完成人,排名2

2008/01-201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4万,项目负责人

 

近期贡献:

      对相对论性核-核碰撞的理论模型LUCIAE,JPCIAE和PACIAE模型有深入了解,并对相应的程序作了局部改进,是这些理论模型小组的核心成员之一. 我们的工作:《相对论性核-核碰撞模型与QGP相变信号物理研究》,2005年获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近期主要工作是研究相对论性核-核碰撞中的流的行为及超高能p-p碰撞中(高多重数)可能出现的椭圆流.

 

最近5年代表性论文:

(1) Dai-Mei Zhou, et al, An upgraded issue of the parton and hadroncascade model,

PACIAE 2.2,Comput. Phys. Commun. 193 (2015)89-94

(2) Dai-Mei Zhou,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for non-statistical fluctuation of net-

proton, baryon, and charge multi-plicities" . J. Phys. G: Nucl. Part. Phys. 41

  (2014) 065103

(3) Dai-Mei Zhou, et al ,"Higher-moment singularities explored by net-proton

nonstatistical fluctuations",  Phys. Rev. C 85 (2012) 064916

(4) Dai-Mei Zhou, et al,"Impact of parton rescattering on analysis of p+p collision

data at LHC energies", Phys. Lett. B 694 (2011) 435-439

(5) Dai-Mei Zhou, et al,  "Charged particle elliptic flow in p+p collisionsat LHC

energies in a parton and hadron cascademodel PACIAE"  Nucl. Phys. A 860

(2011) 68–75

(6) Dai-Mei Zhou, et al,"Correlationa among elliptic flow parameter, impact

parameter, and multiplicity", Eur. Pyhs. J. A45(2010)353.

上一篇:周代翠
下一篇:Ya-Ping Wang

Institute of Particle Phisics;

Luoyu road 152#, Wuhan,China;

9 Buliding, 4th floor;

Contact US

Publications Representative Achievements
Awards International-Helmholtz
HENPIC IOPP FORUM
Cooperative Project International -Berkeley L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