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粒子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相对论重离子碰撞夸克物质理论。描述核物质强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量子色动力学的一个重要性质是夸克禁闭,在高温高密条件下夸克会解除禁闭而形成一种新的物质形态—夸克胶子等离子体,从而再现宇宙大爆炸百万分之一秒后的物质状态。强相互作用介质效应导致快速部分子的能量损失即喷注淬火是探测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形成和性质的重要工具。 近10年来的研究工作
一直围绕喷注淬火理论展开, 已发表SCI论文50多篇,被引用1800余次。
2013年获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08年获得武汉市“首届青年科技奖”,2006年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05年获德国“洪堡基金会”洪堡学者研究奖学金,博士论文入选2004年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和2006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论文。主持、参加国家基金委、教育部、科技部科研项目10余项。
学习经历:
1997年6月华中师范大学数理实验班本科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2000年6月获华中师范大学粒子物理研究所理学硕士学位;
2003年6月获华中师范大学粒子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3年7月-2004年6月 华中师范大学粒子物理研究所讲师;
2004年7月-2005年12月 华中师范大学粒子物理研究所副教授;
2006年1月-华中师范大学粒子物理研究所教授;
2010年6月-华中师范大学粒子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主要国外工作经历:
2005年2月-2006年4月 德国Regensburg大学洪堡学者;
2006年5月-2007年9月 访问美国Texas A&M大学物理学院;
2008年2月-2010年2月 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核理论部合作交流;
2012年9月-2013年2月 美国Lawrence Berkeley国家实验室高级研究学者。
荣誉:
2004年获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
2005年获德国洪堡基金会“洪堡学者奖学金”;
2006年获教育部“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2006年获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2008年获首届“武汉市青年科技奖”;
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13年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
主持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人才基金(11322546):高能核物理, 2014.01-2016.12,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1075062):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完全喷注的研究, 2011.01-2013.12,
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9-0411):2010.01~2012.12。
教学:
承担本科、研究生教学任务情况量子场论、统计物理、数学物理方法、夸克物质理论(双语)
代表性论文:
1)Wei Dai, Ivan Vitev, Ben-Wei Zhang,
“Momentum imbalance of isolated photon-tagged jet production at RHIC and LHC”, Phys.Rev.Lett.110 (2013) 142001
2)I. Vitev and Ben-Wei Zhang,“Jet tomography of high-energy nucleus-nucleus collisions at
next-to-leading order",Phys. Rev. Lett. 104, 132001 (2010)
3)I. Vitev, S. Wicks and Ben-Wei Zhang,“A theory of jet shapes and cross sections: from hadrons to nuclei",JHEP 0811, 093 (2008)
4)Ben-Wei Zhang, E. Wang and X. N. Wang“Heavy quark energy loss in nuclear medium",Phys. Rev. Lett. 93, 072301 (2004)
5) Ben-Wei Zhang and X. N. Wang“Multiple Parton Scattering in Nuclei: Beyond helicity approximation ",Nucl. Phys. A 720, 429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