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点QCD 和PQM 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重子数的六阶矩的起伏相比四阶矩而言具有更高的阶数,因而在QCD 相变临界点附近具有更强的起伏特征。利用RHIC/STAR 能量扫描数据,测量了净质子数的六阶矩(C6/C2)(图4)。发现在中心碰撞时,六阶矩的值比纯统计的泊松分布的值要小。在偏心碰撞时,质心系能量小于19.6GeV 下的结果比泊松分布要小;而在能量大于19.6GeV下的值要大于泊松分布。这意味着在19.6GeV 附近动力学六阶矩(实验测得的结果减去统计的值得到的结果)似乎有符号的改变行为。最终结果的需要在RHIC 的能量扫描计划II 中加大低能下的数据统计量后才能确定。该项工作的部分结果在CPOD2011上口头报告。


图:净质子数六阶矩随能量和中心度的依赖关系
ALICE课题组(4名教师:周代翠、蔡勖、殷中宝、王亚平,10名博士生)。
2011年度,在硬件上,研制和建造了高性能电磁量能器DCAL,与CERN课题组联合为ALICE-DCAL和EMCAL探测器设计新一代可扩展的读出控制单元(SRU)。在物理上,主要开展中性介子产生、光子-强子关联、重味强子和重味衰变产生、多奇异粒子椭圆流等方面的数据分析工作。